世事难料,曾风光无限的蔚来,如今竟陷入巨亏困局,究竟为何?

还记得当年,蔚来汽车横空出世,凭借高端定位和创新模式,被大家捧为“中国特斯拉”,那时候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它就走到了悬崖边上。八年时间,蔚来累计亏损近1100亿,这数字大得让人头皮发麻。就说去年,一口气亏掉近220亿,卖一辆车倒贴好几万,简直是赔本赚吆喝。再看看同行,理想早已盈利,比亚迪净利润突破400亿,特斯拉单台利润5万,蔚来和人家比起来,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为啥会这样?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曾经引以为傲的换电模式,如今成了拖垮现金流的“罪魁祸首”。全国3200多座换电站,覆盖了98%的高速路网,听起来牛气哄哄,可每座站几百万的建设成本,每年几十万的运营费,一年就要烧掉十几亿,钱投进去就像石沉大海,连个水花也看不见。更离谱的是,不少人把蔚来的换电站当成免费的“香饽饽”,有人开着蔚来拉货,有人拿它当“移动充电宝”,这成本能不失控吗?
还有那豪华体验店“牛屋”,装修得跟五星级酒店似的,几千万砸下去,销量好的时候是品牌面子,销量一跌,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蔚来也不是没技术,4200多项专利,去年研发投入134亿,从换电到智驾,技术储备相当豪华,可市场不买账,消费者就关心价格,再厉害的技术优势也换不来订单。当蔚来取消终身免费换电权益,老用户的心也凉了半截,信任没了,想挽回谈何容易。
以前蔚来总能绝处逢生,2019年合肥市政府豪掷70亿救场,后来阿联酋投资人也送过救命钱。可这次,亏损超过千亿,金主们彻底失去耐心,高瓴资本割肉离场,腾讯也悄然退出,故事再动听,也抵不过残酷的现实。
面对绝境,创始人李斌开启了一场惨烈的自救。放下身段和长城汽车共享充电网络,和宁德时代共建换电服务网络;销售团队裁员近四成,推行严苛的考核制度,销量是上去了,可内部怨声载道;押注自研芯片,5纳米“神玑”芯片成功替代英伟达方案,还把芯片业务独立出来。
可惜,市场并不买账,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前十难觅蔚来踪影,子品牌乐道L60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总裁黯然离职。李斌给自己设下今年第四季度盈利的“死线”,这场豪赌,赢面实在渺茫。
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莫测。蔚来这头曾经的“猛虎”,如今能否虎口脱险?是倒下成为历史,还是上演绝地反击?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