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老板爱车降价之谜:揽胜极光为何不再高高在上

福鑫达人

十年后的今天,路虎官宣,旗下车型揽胜极光L限时官降。具体来看:

基础版(SE驭光尊耀版)从42.98万降至23.98万,直降19万;

高配版(HSE凝光限定版)从47.58万跌至26.98万,差价20.6万。

煤老板爱车降价之谜:揽胜极光为何不再高高在上

降幅高达44%-48%,创下2025年豪华车单次官降纪录,甚至叠加贷款补贴后门槛进一步下探至21万级。官方在宣传中甚至打出“你的第一台揽胜”的口号,这是要和造车新势力们争抢年轻用户。

虽然路虎早就有了“七折虎”的名头,但这波降价堪比高空跳伞,跳出去了发现没带降落伞。

这一反差背后,是路虎从“成功男人标配”到“7折虎”标签的彻底沦落,也是传统豪车价格体系崩塌后的无奈之举。

2025年1-7月,揽胜极光单月销量均低于800台,上半年同比暴跌30%;奇瑞捷豹路虎整体月销量仅千辆左右,产能利用率不足10%。

去年捷豹路虎库存系数最高是一度达到2.55(行业健康水平为0.8-1.2),成为库存系数最高的品牌之一。

经销商也是有苦说不出。车卖不出去,经销商就挣不了钱。全国30%的捷豹路虎4S店已经亏到关店跑路,剩下的也在硬扛。

价格血崩的背后是合资工厂的巨亏,去年亏了1870万美元,生产线快撑不住了。所以今年捷豹路虎宣布旗下多款车型将退出中国市场,路虎方面,揽胜极光和发现神行都将在2025年底退出中国市场。

煤老板爱车降价之谜:揽胜极光为何不再高高在上

此次降价是揽胜极光的最后清库,也是用户最后一次机会以优惠价格购买。

从煤老板的宠儿,到中年男士的梦想,再到如今的落寞,这十年可以说是路虎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十年。

煤老板爱车降价之谜:揽胜极光为何不再高高在上

路虎的质量问题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2015年,央视3·15晚会曾点名其变速箱“随时可能失效”。此后,在2018年至2023年的六年时间里,路虎一直稳居中国豪华车投诉榜前三名。在J.D. Power多年发布的新车可靠性排行榜中,路虎的表现也一直垫底,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

或许这些问题对于喜欢改装车辆的欧洲用户来说并不重要,但在中国用户看来,花费数十万元购买一台豪华车,是为了享受而非折腾。无法修复的路虎,无疑是消费者对这一豪华品牌最大的讽刺。

煤老板爱车降价之谜:揽胜极光为何不再高高在上

更令人讽刺的是,路虎似乎从未打算反思这些问题,态度显得颇为傲慢,仿佛在说“我就是这样,买不买随你”。每当销量不佳时,连营销活动都懒得开展,直接采取降价策略。久而久之,品牌溢价逐渐丧失殆尽。

不幸的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崛起,加速了路虎的衰落。

煤老板爱车降价之谜:揽胜极光为何不再高高在上

国产新能源车凭借其更大的空间、更智能化的体验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已将BBA等一线豪华品牌逼至绝境,更不用说路虎等二线豪华品牌了。

近年来,各种模仿路虎的车型层出不穷,如杭州湾揽胜、坪山大路虎、大湾区揽胜等。然而,正宗的路虎品牌却未能推出一款顺应新能源趋势的产品。

煤老板爱车降价之谜:揽胜极光为何不再高高在上

主要原因在于,与BBA、雷克萨斯等豪华品牌相比,路虎在电动化技术方面确实缺乏积累。

缺乏质量口碑、电动技术和价格优势,这场败局早已注定。

随着本轮降价清库的结束,以及揽胜极光和发现神行的退出,路虎将在中国市场的希望寄托于与奇瑞合作的“Freelander神行者”。

煤老板爱车降价之谜:揽胜极光为何不再高高在上

Freelander神行者项目的实质,是通过“中国制造+中国成本”战略,授权奇瑞使用这一子品牌名称,以维持路虎品牌的高端形象。该车型采用奇瑞的电动化平台和技术,同时融合了路虎家族的设计元素。

如果Freelander神行者在中国市场的试验取得成功,路虎不仅能够轻松享受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红利,还可以顺势将产品出口海外,继续实现丰厚的利润,成为传统豪华品牌转型的典范。

即使失败,也不会影响路虎主品牌的声誉。路虎已经成功完成了敦刻尔克大撤退,通过进口揽胜和卫士车型,继续在中国高端市场保持其品牌地位。

然而,如今还有多少人对路虎抱有信任呢?(文/ 老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