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某些汽车制造商而言,纯电动路线是势在必行的选择。这意味着纯电动汽车必须面对并突破中大型三排座SUV市场。目前,这一重任落在了两款车型上:理想i8和乐道L90。
网络上,蔚来和理想的粉丝为了这两款车型的优劣争论不休。而这两款车所承载的,早已不仅仅是销量高低的简单竞争,而是一场双方都无法输掉的豪赌。
背水一战的棋局
对于理想而言,纯电车型的推出曾是一场挑战,而i8的登场则无异于一场雪耻之战。一年前的首次纯电车型失利,使李想在社交平台上一度陷入沉默,甚至抑郁,这也直接导致了理想在过去两年中不断下调销量目标。
一年后,理想i8在吸取了经验教训后再度推出,但MEGA的失败给理想带来的阴影尚未消散。如果理想i8再次遭遇挫折,市场必将提出尖锐的质疑:理想的销量神话是否仅依赖于增程技术的红利?其纯电产品的真正实力何在?离开了增程技术,理想是否将一无所成?
因此,这场翻身仗关乎品牌在技术方向上的话语权。
乐道L90肩负的重担令人窒息。其母公司蔚来深陷盈利困境,李斌已第三次给出盈利时间表,定在今年第四季度。这意味着,蔚来亟需推出一款能够大量销售并实现盈利的产品。
自品牌创立之初,乐道便肩负起“造血”的重任。然而,首款车型L60的月销量仅为6000辆,这一成绩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距离李斌设定的“月销2万”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这无疑给后来者L90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其成败直接关系到蔚来未来财报的表现,甚至影响到整个集团的安危。蔚来的希望寄托在这位冲锋队员身上。
因此,当这两款车在中大型三排座SUV市场相遇时,尽管它们的定位有所不同,但竞争之激烈已不容它们有丝毫懈怠。
谁找到了纯电大六座的秘诀?
从用户的角度审视大六座SUV市场,中低端用户更注重价格和实用性;高端用户则更看重设计和体验的高级感。
毫无疑问,理想i8在高级感方面更胜一筹。无论是低风阻的全新造型设计,还是据称可与宝马i7媲美的底盘调校,或是优于理想L9的车厢整体氛围,以及大容量电池、高性能算力芯片、双腔空气悬挂等领先配置。此外,由于采用纯电平台,尽管尺寸小于理想L9,但乘坐空间却更为宽敞。
而已经上市的乐道L90,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实用性的宣传。例如,那个屡次展示的前备箱,不仅能够容纳两名成年人,还能用于钓鱼;第三排座椅则可以轻松容纳1.8米的高个子乘客;而整车重量仅约2.2吨,带来了出色的能耗表现。
可以看出,两车的侧重点本就有所不同,但关键的分野还在于价格。
在增程和插电混动车型动辄售价超过30万元的背景下,纯电大六座车型若要真正突破市场,其价格必须降至用户能够轻松承受的区间——20万元级别才是这一市场的引爆点。
乐道L90的务实与精明之处在于,依托蔚来多年积累的换电体系,通过BaaS方案将购车门槛降至约20万元,叠加地方补贴后甚至可低至18万元左右,直接触动大众消费层最为敏感的神经。
而理想i8则迎难而上,在3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试图延续L系列的成功。
理想L系列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增程技术有效缓解了中高端用户的补能焦虑;另一方面,当时30万元以上的中大型新能源SUV市场尚属空白。
然而,如今转向纯电路线后,即使理想的超快充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户的充电焦虑,理想i8仍需与如日中天的问界M8/M9、迅速崛起的领克900以及虎视眈眈的腾势N8等强劲对手争夺市场份额。下半年,蔚来品牌的ES8也将加入竞争。其难度,甚至超过了在中低端市场暗中抢夺份额的乐道L90。
结语:战场分野,胜负分明
这场纯电动大型六座SUV的突围之战,表面上是两款新车的较量,实质上则是两家汽车企业战略雄心与生存焦虑的交织与爆发。
乐道L90为了提升销量,毅然进入20万元级别的市场,其策略是在下沉市场中寻求销量突破,颇有田忌赛马中以中等马对阵下等马的意味。而理想i8则在高风险领域与强劲对手正面竞争,它不仅需要证明自身的产品实力,更需展示理想品牌在纯电市场中的运营能力。
二者的竞争领域有所不同,与其说是直接竞争,不如说是以不同的方式重塑纯电大六座SUV市场。然而,从销量角度来看,具有价格优势且面向中低端市场的L90,在大众市场中的潜力更为显著;而理想i8则注定要走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文/ 老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