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电动车的狂热可以追溯到我还能开车之前。成长过程中,我的隔壁邻居是一位来自意大利的汽车修理工Angelo,他花了好几年时间从零开始打造一辆电动汽车。(Angelo甚至给我做了一个电动玩具奔驰,让其他孩子的Power Wheels相形见绌。)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看到它完工后安静无声的电机在路上行驶,感觉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此后,我一直紧盯乘用电动车的发展,所以特斯拉很早就进入了我的视野。几年前,CEO Elon Musk暗示一款售价25000美元的特斯拉即将面世,我于是开始攒钱准备入手。但正如通往旧金山的超级回路和火星殖民计划一样,这个承诺显得过于宏大。如今,基础版后驱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 SUV的售价约为40000美元。相比之下,我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性能相近的电动车,这让我不愿花这么多钱。Car and Driver将2026款日产Leaf评为最佳电动小型SUV,起价仅26000美元——稍高于我原本希望为第一辆特斯拉支付的价格。
当然,我可以通过二手特斯拉省钱,但此时其他电动车同样甚至更具吸引力,而特斯拉却频繁出现召回问题,并因与Musk的关联背负社会污名。不过,有件事如果特斯拉做到,我会改变想法,这恰恰与我另一大痴迷——自动驾驶——息息相关。如果特斯拉再度兑现雄心勃勃的承诺,为Model Y SUV配备完整、无人监管的全自动驾驶,我会认真考虑掏腰包买一辆。
我住在洛杉矶,自去年春天起便成为Waymo的重度用户。这项使用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的共享出行服务通常比Uber或Lyft更便宜,而且乘坐体验更为一致——打车有时真的像掷骰子。大多数Waymo使用的是捷豹I‑PACE SUV,我非常喜欢坐在里面。再加上Waymo在界面设计上的出色表现,它真的像是出租车界的iPhone。
如果你恰好在洛杉矶,我强烈建议去佩特森汽车博物馆(Petersen Automotive Museum)亲自看看,因为那里有一个深入的Waymo展区。真正让我彻底折服的是Waymo的乘坐感受——它自然得令人惊讶。起初我对没有人握方向盘、却要在真实的洛杉矶交通中穿行感到不安,但这种担忧在几秒钟内就消失了。乘坐体验和有人驾驶的汽车几乎无异(只是稍慢,因为永远不会超速)。
正如我5岁的儿子最近所说,在把他系进后备箱里的增高坐垫后,乘坐Waymo“很放松”。他说得没错。开车,尤其是在洛杉矶,根本谈不上放松,所以能在Waymo里轻松坐着简直是个奇迹。这让我彻底转变为无人监管全自动驾驶的拥护者,甚至可以说是传教士。既然我已经亲身体验到它可行,我就更气愤特斯拉仍未提供这种功能。拥有Waymo的体验固然好,但如果能在自己的私家车上实现,而不是叫车等候,那就更完美了。
有人可能会说,特斯拉已经很接近我的需求了。特斯拉提供的是“监督式”全自动驾驶(Supervised FSD),车辆可以自行行驶,但驾驶员必须坐在方向盘后并随时注意路况,以防系统需要紧急接管。但我坐过无数辆Waymo的后排——车内唯一的乘客就是我——可以肯定地说,两者的体验截然不同。
监督式FSD实际上是两头亏——它缺少真正的自主自由度,你无法在车上完成工作或打个盹(我在Waymo里就这样做过)。在关键时刻,如果你已经握着方向盘,反应速度会更快,而不是突然被迫接管,这也是我宁愿自己开车也不愿使用监督式FSD的原因。顺带一提,我认为车道保持、自动泊车或拥堵辅助等半自动功能很棒,因为驾驶员仍在掌控大局。
尽管无人监管FSD令人惊艳,我也理解它为何尚未掀起浪潮。它仍是极其受限的技术——目前只能在已经完成详细地图绘制的少数城市使用。这些城市通常天气较好,鲜少出现雪雾等自动驾驶仍难以应对的恶劣条件。但我并不打算随时使用该功能,就像特斯拉车主也不会一直开启监督式FSD一样。我只想要这个选项,在合适的条件下,我可以放松,让车辆全权处理一切。
那么,为什么无人监管FSD对我而言是特斯拉的“硬性条件”,而对其他车企并非如此?主要因为我认为特斯拉可能是唯一有能力实现它的公司。与福特或通用这样的百年老厂不同,特斯拉本质上是一家科技公司,从零开始打造汽车,而不是在旧平台上叠加新技术。再者,特斯拉是全球最富有的公司之一,拥有足够的资本让无人监管FSD落地。
Waymo隶属于Alphabet(谷歌母公司),并拥有一支车队响应团队,必要时可以远程监控并介入驾驶。对于仍处于萌芽阶段的无人监管FSD来说,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保障。特斯拉同样拥有资金和技术实现同样的机制。其深度订阅服务也能很好地配合真正自动驾驶所需的双向基础设施。如果我只能在洛杉矶使用无人监管自动驾驶,特斯拉完全可以对功能进行地理围栏限制,我在橙县时仍需自行驾驶。虽然我不想车内摄像头像Waymo出租车那样一直监视我,但在复杂路况下短暂接管方向盘我可以接受。
拥有无人监管FSD,特斯拉还可以实现埃隆·马斯克提出的“汽车版Airbnb”概念。车主可以把自己的自动驾驶特斯拉出租给他人,加入共享出行网络。这样,停在路边的车子不再闲置,而是变成自动出租车为车主赚取收入——也能减少道路上的车辆数量。我非常喜欢这个想法,而且相比在火星上建城,这一设想相对容易快速落地。
把私家乘用车纳入共享车队的思路类似于拥有太阳能板的房主把多余电量卖给电网。我并不指望这能让我的特斯拉“自负盈亏”,但的确可以抵消部分成本,从而让我更容易接受梦寐以求的Model Y的潜在高价。
说到底,我的要求并非小打小闹。如果我要用比其他品牌更贵的Model Y来替代更便宜的电动SUV,我需要对车辆的硬件和软件进行重大升级。无人监管FSD肯定不是廉价品,至少在初期会是一项相当昂贵的订阅服务,甚至会显著抬高车辆的标价,而这本来就不是特斯拉车主最想看到的。
要实现真正的全自动驾驶,Model Y可能需要装配类似Waymo那样的炫目外部传感器和摄像头阵列。这些成本无疑会转嫁给消费者。外观可能会显得有点“笨拙”,但对我而言,无人监管的Model Y带来的优势远远超过了颜值的顾虑——Cybertruck车主还能这么说吗?所以,我对特斯拉的要求的确很高,甚至可以说是“很多很多”。但鉴于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电动SUV已相当丰富,只有这样一场彻底的变革才能让我把目光投向Model Y。埃隆·马斯克说无人监管FSD即将到来,但只有当我真的看到并为之付费时,我才会相信。
